阙 题
①
道由白云尽,春与青溪长
②
。
时有落花至,远随流水香
③
。
闲门向山路,深柳读书堂
④
。
幽映每白日,清辉照衣裳
⑤
。
【注解】① 阙题:题目原缺,即“缺题”之意。 ②“道由”两句:意思是说路径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,春意与清溪一样源远流长。道:路径。春:春意。 ③“时有”两句:意思是说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,远远地就能闻到水中的芳香。时有:即不时有。落花至:指落花从清溪上浮过来。④“闲门”二句:意谓闲静的屋门面对蜿蜒的山路,柳荫深处就是读书的斋堂。⑤“幽映”两句:意谓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,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。
戴叔伦
戴叔伦(732—789)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他出生在一个隐士家庭。祖父戴修誉,父亲戴昚用,都是终生隐居不仕的士人。戴叔伦年少时就拜著名的学者萧颖士为师,他博闻强记,聪慧过人,“诸子百家过目不忘”,是萧门弟子中的佼佼者。出仕后曾任东阳县令,历参湖南、江西幕府,后任抚州刺史,终容管经略使。在任期间,政绩卓著,是一位出色的地方官。其诗题材广泛,风格多样。其代表作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,均反映了战乱后的民间疾苦,表现出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。寄怀写景之作则明净婉约,清新飘逸。他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”,对于后来的“神韵”、“性灵”之风颇有影响。作品有《戴叔伦集》, 《全唐诗》存诗二卷。